| 
		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7、建立设备文件 
  现在需要建立一些基本的设备文件,我们使用/dev/MAKEDEV来完成这些操作:  
bsd# cd /mnt/dev bsd# cp /dev/MAKEDEV . bsd#./MAKEDEV std # 建立标准设备 bsd# rm MAKEDEV  
  8、最后工作 
  到目前为止,我们的启动部分,Kernel和内存磁盘都已经准备好了,下面就开始整合它们了。 
  因为init启动的时候会查找login class中的daemon这个类别,如果没有则会出现错误提示,为了使init不报错,我们还需要复制/etc/login.conf到/mnt/etc中:  
bsd# cp /etc/login.conf /mnt/etc/login.conf  
  因为loader支持直接加载gzip压缩格式的文件,这为我们节约磁空提供了方便,同时也解决了我们空间不够的问题,现在压缩kernel和内存磁盘bsd:  
bsd# cd /root bsd# cp /sys/compile/MINI/kernel . bsd# gzip -9 kernel    # 使用最大压缩率,将生成文件kernel.gz bsd# umount /mnt bsd# gzip -9 bsd      # 使用最大压缩率,将生成文件bsd.gz  
  然后编辑loader的配制文件:  
bsd# cd /fd/boot bsd# vi loader.rc  
  输入:  
load kernel load -t mfs_root bsd    # 表示将bsd.gz以md的方式加载,并且成为root device  
  存盘退出,将kernel.gz和bsd.gz复制到软盘中:  
bsd# cd /root bsd# cp kernel.gz /fd bsd# cp bsd.gz /fd bsd# umount /fd  
  现在用你的这张软盘就可以启动你的机器,如果一切正常的话,你将看到"Hello, it's my Floppy BSD"的提示,并且看到可爱的shell符"#"了,是不是很有满足感呢?:) 
  到此为止一个基本的BSD系统已经完成了,如果你想继续扩展Floppy BSD的功能,那就按照上面的方法自己做吧! 
-- 原文链接: http://soft.yesky.com/SoftChannel/72341306692599808/20030806/1719639.shtml 
		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		      
		      
		 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