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编译内核,需要一套完整的syssrc包,这套东东可以通过CVS或FTP方式获得。要通过CVS方式下载,在SHELL上打:
export CVS_RSH="/usr/bin/ssh" export CVSROOT=anoncvs@anoncvs1.usa.openbsd.org:/cvs
想用其它地方的服务器,请看完整的CVS服务器列表。
cd /usr && cvs checkout -z9 src/sys
要用FTP方式下载,请到:ftp://ftp.openbsd.org/pub/OpenBSD/2.7/srcsys.tar.gz
下载完后就可以把它放到/usr/src目录里,并解开:
cp srcsys.tar.gz /usr/src ; tar -xzvf /usr/src/srcsys.tar.gz
搞定了源代码,接下来就可以配置并编译内核了。OpenBSD的内核配置文件因为支持多平台,所以相应平台的配置文件就存放在/usr/src/sys/arch/$ARCH/conf/里,这里的$ARCH就是你所用的平台名称。我们以i386为例介绍对内核有优化作用的选项。
处理器及I/O部分有:
option I686_CPU
这个很简单,与FreeBSD一样。
#option GPL_MATH_EMULATE
别把它打开除非你的机器老得连FPU都没有。
option DUMMY_NOPS
把开机延迟关掉。
option UVM
高级虚拟内存系统,在系统进行交换时提供速度所用。
option MFS
这个也与FreeBSD含义一样,用于建立内存盘以提升数据访问速度。
网络部分有:
option NMBCLUSTERS="8192"
与FreeBSD含义一样,提升高流量时的网络操作速度并提高内核稳定性。如流量低可用1024或2048。
另外,把不需要的网卡设备都注释掉,这样可以减小内核容量提升启动速度。
磁盘设备部分有:
option BUFCACHEPERCENT=45
保留45%的系统内存作为文件系统的缓存,顾名思义,根据实际系统内存数来取值,推荐取低一些的值。
另外,与网络部分一样,把不需要的磁盘设备(scsi、ide)都注释掉。
配完了内核,依次打:
cd /usr/src/sys/arch/$ARCH/conf ; config yourkernel cd ../compile/yourkernel ; make depend && make cp /bsd /bsd-old ; cp bsd /bsd
重启后就可以直接用刚才编译好的新内核了,如果它有任何问题,可以重启后在boot>的提示符上输入刚才换名的旧内核,命令格式为:
boot> boot device:/kernelold
把device换成你存放旧内核的盘设备即可。顺便提一下,你可以在上述命令后加上一个-c选项进入User Kernel Config界面,它提供与FreeBSD下一样的配置功能。
-- 原文链接: http://soft.yesky.com/SoftChannel/72341306692599808/20030512/1700137.shtml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