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 用空格键选择时可以发现,中括号里要么是空,要么是"*",而尖括号里可以是空,"*"和"M"。这表示前者对应的项要么不要,要么编译到内核里;后者则多一样选择,可以编译成模块。而圆括号的内容是要你在所提供的几个选项中选择一项。   附内核配置选项说明(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,还可以,有些也是不一样的,给你一个参考)   代码成熟度选项: Code maturity level options ---> [*] Prompt for development and/or incomplete code/drivers
 [*] Select only drivers expected to compile cleanly
   打开使用开发中、不完全的代码/驱动会让内核配置多出很多选项,由于我们需要使用一些正在开发中的功能,因此必需打开这一选项。   通用设置选项, General setup --->() Local version - append to kernel release
   这里填入的是64字符以内的字符串,你在这里填上的字符口串可以用uname -a命令看到。 [*] Support for paging of anonymous memory (swap)   这是使用交换分区或者交换文件来做为虚拟内存的,当然要选上了。 [*] System V IPC   表示系统5的Inter Process Communication,它用于处理器在程序之间同步和交换信息,如果不选这项,很多程序运行不起来 [*] POSIX Message Queues   这是POSIX的消息队列,它同样是一种IPC。建议你最好将它选上 [*] BSD Process Accounting   这是充许用户进程访问内核将账户信息写入文件中的。这通常被认为是个好主意,建议你最好将它选上。 [*] BSD Process Accounting version 3 file format[*] Sysctl support
   这个选项能不重新编译内核修改内核的某些参数和变量,如果你也选择了支持/proc,将能从/proc/sys存取可以影响内核的参数或变量。建议你最好将它选上 [ ] Auditing support   审记支持,用于和内核的某些子模块同时工作,例如SELinux。只有选择此项及它的子项,才能调用有关审记的系统调用 (15) Kernel log buffer size (16 => 64KB, 17 => 128KB)   内核日志缓存的大小,12 => 4 KB,13 => 8 KB,14 => 16 KB单处理器,15 => 32KB多处理器,16 => 64 KB for x86 NUMAQ or IA-64,17 => 128 KB for S/390 [*] Support for hot-pluggable devices   是否支持热插拔的选项,肯定要选上 
		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|